古诗词网
综合 / 诗词 / 诗题 / 诗句 / 作者 / 古籍

唐纪·唐纪二

资治通鉴

..........仍上表于隋,皇泰主拜伏威为东道大总管,封楚王。沈法兴亦上表于皇泰主。自称大司马、录尚书事、天门公,承制置百官,以陈杲仁为司徒,孙士汉为司空,蒋元超为左仆射,殷芊为左丞,徐令言为右丞,刘子翼为选部侍郎,李百药为府椽。百药,德林之子也。
  九月,隋襄国通守陈君宾来降,拜邢州刺史。君宾,伯山之子也。
  虞州刺史韦义节攻隋河东通守尧君素,久不下,军数不利;壬子,以工部尚书独孤怀恩代之。
  初,李密既杀翟让..........

唐纪·唐纪九

资治通鉴

..........合欢如腰鼓,左右称贺。上曰:“我常笑隋炀帝好祥瑞。瑞在得贤,此何足贺!”命毁其巢,纵鹊于野外。
  天少雨,中书舍人李百药上言:“往年虽出宫人,窃闻太上皇宫及掖庭宫人,无用者尚多,岂惟虚费衣食,且阴气郁积,亦足致旱。”上曰:“妇人幽闭深宫,..........畿赋税不多,所资畿外,若尽以封国邑,经费顿阙。又,燕、秦、赵、代俱带外夷,若有警急,追兵内地,难以奔赴。”礼部侍郎李百药以为:“运祚修短,定命自天,尧、舜大圣,守之而不能固;汉、魏微贱,拒之而不能却。今使勋戚子孙皆有民有社,易世之后,..........

志·卷二十六

旧唐书

.....  又五十卷 姚思廉撰。

  《陈书》三卷 顾野王撰。

  又三卷 傅縡撰。

  $又三十六卷 姚思廉撰。

  《北齐未修书》二十四卷 李德林撰。

  《北齐书》五十卷 李百药撰。

  又二十卷 张大素撰。

  《通史》六百二卷 梁武帝撰。

  《南史》八十卷 李延寿撰。

  《北史》一百卷 李延寿撰。

  右八十一部,《史记》六家,前汉二十五家..........

列传·卷六

旧唐书

..........门公。承制置百官,以陈果仁为司徒,孙士汉为司空,蒋元超为尚书 左仆射,殷芊为尚书左丞,徐令言为尚书右丞,刘子翼为选部侍郎,李百药为府掾。

  法兴自克毗陵后,谓江淮已南可指捴而定,专立威刑,将士有小过,便即诛戮, 而言笑自若,由是将士解体。称..........  丹阳贼帅乐伯通率众万余来降,子通拜尚书左仆射。更进击法兴于庱亭,斩其 仆射蒋元超,法兴弃城宵遁,遂有晋陵之地。获法兴府掾李百药,引为内史侍郎, 使典文翰;以法兴尚书左丞殷芊为太常卿,使掌礼乐。由是隋郡县及江南人士多归 之。后伏威遣辅公祏攻陷丹阳,进屯..........

列传·卷二十三

旧唐书

..........修齐史,秘书监窦璡、给事中欧阳询、秦王文学姚思廉可修陈史。务加详核, 博采旧闻,义在不刊,书法无隐。

  瑀等受诏,历数年,竟不能就而罢。贞观三年,太宗复敕修撰,乃令德棻与秘 书郎岑文本修周史,中书舍人李百药修齐史,著作郎姚思廉修梁、陈史,秘书监魏 徵修隋史,与尚书左仆射房玄龄总监诸代史。众议以魏史既有魏收、魏彦二家,已 为详备,遂不复修。德棻又奏引殿中侍御史崔仁师佐修周史,德棻仍总知类会梁、 陈、齐、隋诸史。..........

志·卷四十八

新唐书

.....  张大素《后魏书》一百卷

  又《北齐书》二十卷

  《隋书》三十二卷

  李百药《北齐书》五十卷

  令狐德棻《后周书》五十卷

  《隋书》八十五卷

  《志》.....  王悫中《礼仪注》八卷

  杨炯《家礼》十卷

  《大唐仪礼》一百卷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徵、李百药、颜师古、令狐德棻、 孔颖达、于志宁等撰。《吉礼》六十篇,《宾礼》四篇,《军礼》二十篇,《嘉礼》 四十二篇,《凶礼..........

列传·卷十二

新唐书

..........司马、录尚书事、天门公,承制 置百官,以陈果仁为司徒,孙士汉司空,蒋元超尚书左仆射,殷芊左丞,徐令言右 丞,刘子翼选部侍郎,李百药为掾。后闻侗被废,高祖武德二年,称梁王,建元为 延康,易隋官仪,颇用陈氏故事。

  法兴自意南方诸城可跂而平,专事威..........位,国号吴, 建元明政。齐贼乐伯通先为化及守丹阳,即以众万余降之,子通用为尚书左仆射。 又败法兴兵,遂取晋陵,以法兴所署掾李百药为内史侍郎,典文檄,尚书左丞殷芊 为太常卿,司礼乐,繇是江南士人多归之。会伏威命辅公祏拔丹阳,进屯溧水,子 通战败,粮且尽..........

总录·卷八

开元释教录

..........十五卷(龙树菩萨本分别明菩萨释见内典录贞观四年六月于胜光寺出至六年十月十七日毕沙门慧赜制序)

  大乘庄严经论十三卷(或十五卷无着菩萨造见内典录贞观四年夏于胜光寺与般若灯论同时出至七年春讫□太子右庶子李百药为序)

  右三部三十八卷其本并在沙门波罗颇迦罗蜜多罗。唐言作明知识。略云朋友。或一云波颇。唐言光智。中印度人也。本刹利王种。姓刹帝利。十岁出家随师习学。诵一洛叉大乘经可十万偈。受具已后便学律藏。既..........

人事部·卷二十六

太平御览

  ○幼知下

  《唐书》曰:李百药字重规,隋内史令德林子也。为童儿时多疾病,祖母赵氏故以百药为之名。七岁解属文。父友齐中书舍人陆乂、马玄熙尝造德林宴集,有读徐陵文者,云"既取成周之禾,将刈琅琊之稻",并不知其事。百药时侍立,进曰:"《..........

卷三十一

通典

..........代而亡。汉有天下,参建藩屏,年逾四百。魏晋废之,不能永久。封建之法,实可遵行。”始议列土之制。

  礼部侍郎李百药上议,大略曰:“自古皇王君临宇内,莫不受命上玄,飞名帝箓,缔构遇兴王之运,殷忧属启圣之期。魏武携养之资,汉高徒役之贱,..........,追兵内地,远赴边庭,不堪其劳,将有他变,难安易动,悔或不追。其不可五也。”

  六年,监察御史马周上笺,太略如李百药,谓:“宜赋以茅土,畴其户邑,必有材行,随器方授,则虽其翰翮非强,亦可以获免尤累。昔汉光武不任功臣以吏事,所以终全其代..........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