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综合 / 诗词 / 诗题 / 诗句 / 作者 / 古籍

列传·卷二十四

魏书

..........慨恨。天平中,转中书侍郎。兴和中, 兼通直散骑常侍,使萧衍。衍深耽释学,遂集名僧于其爱敬、同泰二寺,讲《涅盘 大品经》,引同轨预席,衍兼遣其臣并共观听。同轨论难久之,道俗咸以为善。

  卢景裕卒,齐献武王引同轨在馆教诸公子,甚嘉礼之。每旦入授,日暮始归。 缁素请业者,同轨夜为解说,四时恆尔,不以为倦。武定四年夏卒,年四十七,时 人伤惜之。齐献武王亦殊嗟悼,赙禭甚厚。赠骠骑大将军、瀛州刺史,谥曰康。

  同..........

列传·卷七十三

魏书

..........也。济阴王晖业尝云:“江左文人,宋有颜延之、谢灵运,梁有沈约、任昉,我 子升足以陵颜轹谢,含任吐沈。”杨遵彦作《文德论》,以为古今辞人皆负才遗行, 浇薄险忌,唯邢子才、王元景、温子升彬彬有德素。

  齐文襄王引子升为大将军府谘议参军。子升前为中书郎,常诣萧衍客馆受国书, 自以不修容止。谓人曰:“诗章易作,逋峭难为。”文襄馆客元仅曰:“诸大当贺。” 推子升合陈辞。子升久忸怩,乃推陆操焉。及元仅、刘思逸、荀济等作乱,文襄疑..........

列传·卷三十八

隋书

..........。十四年,从祠太山,行至洛阳,上令录囚徒。具状将奏,晨起,至 狱门,于马上暴卒,时年五十九。上悼惜久之,赠亳州刺史,谥曰襄。

  ○赵轨

  赵轨,河南洛阳人也。父肃,魏廷尉卿。轨少好学,有行检。周蔡王引为记室, 以清苦闻。迁卫州治中。高祖受禅,转齐州别驾,有能名。其东邻有桑,葚落其家, 轨遣人悉拾还其主,诫其诸子曰:“吾非以此求名,意者非机杼之物,不愿侵人。 汝等宜以为诫。”在州四年,考绩连最。持节使者郃阳公..........

列传·卷二十一

新唐书

..........晦,字克明,京兆杜陵人。祖果,有名周、隋间。如晦少英爽,喜书,以 风流自命,内负大节,临机辄断。隋大业中,预吏部选,侍郎高孝基异之,曰: “君当为栋梁用,愿保令德。”因补滏阳尉,弃官去。

  高祖平京师,秦王引为府兵曹参军,徙陕州总管府长史。时府属多外迁,王患 之。房玄龄曰:“去者虽多,不足吝,如晦王佐才也。大王若终守籓,无所事;必 欲经营四方,舍如晦无共功者。”王惊曰:“非公言,我几失之!”因表留幕府。 从征伐,常参帷..........

本纪·卷十五

元史

..........言:“两淮土旷民寡,兼并之家皆不输税。又,管内七十余城,止屯田两所,宜增置淮东、西两道劝农营田司,督使耕之。”制曰:“可。”

  二月丁巳,改济州漕运司为都漕运司,并领济之南北漕,京畿都漕运司惟治京畿。镇南王引兵还万劫。乌马儿迎张文虎等粮船不至,诸将以粮尽师老,宜全师而还,镇南王从之。戊午,命李庭整汉兵五千东征。赐叶李平江、嘉兴田四顷。庚申,司徒撒里蛮等进读《祖宗实录》,帝曰:“太宗事则然,睿宗少有可易者,定..........

卷五·书集·治道

呻吟语

..........言,然后为上者真无过;使人心服,而后为下者真多过也。

  为政者贵因时。事在当因,不为后人开无故之端;事在当革,不为后人长不救之祸。

  夫治水者,通之乃所以穷之,塞之乃所以决之也。民情亦然。故先王引民情于正,不裁于法。法与情不俱行,一存则一亡。三代之得天下,得民情也;其守天下也,调民情也。顺之而使不拂,节之而使不过,是谓之调。

  治道之衰,起于文法之盛;弊蠹之滋,始于簿书之繁。彼所谓文法簿书..........

本纪·卷十七

清史稿

..........未获,褫长龄紫缰、杨遇春太子太傅、武隆阿太子少保。

  五月庚辰,杨芳克和阗,获回目噶尔勒等,诛之。壬午,陆以庄免,以王引之为工部尚书。癸未,琦善、张井、潘锡恩严议。琦善免两江总督,以蒋攸銛代之。以托津管刑部。丁亥,命穆彰阿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以谳狱误,降侍郎。召徐炘来京,以颜伯焘署陕西巡抚。以卢荫溥为大学士,李鸿宾协办大学士,仍留两广总督任。调汤金钊为吏部尚书,王引之为礼部尚书,潘世恩为工部尚书,朱士彦为左都御史。是月,赈直隶磁州等三州县地震灾、四川彭城等二县水灾。

  十月..........

卷二·潜叹

潜夫论

..........篇引孔子曰:“众善焉,必察之;众恶焉,必察之。”虽文字小异,亦“善”在“恶”前,可据正。’

  〔三〕周语:‘王孙说曰:“故圣人之施舍也,议也。”’韦昭注:“施,予也;舍,不予。”○经义述闻十八王引之曰:‘施舍,谓赐予穷困之人。韦注:“施,予也;舍,不予也。”盖古训之失传久矣。’○铎按:此文“施舍”承上“众好”、“众恶”言之,则是对举,非一义也。

  〔四〕汉书叙传:‘班彪云:..........

卷四·爱日

潜夫论

..........二语四也。其用“项领”之义本鲁诗,则此亦鲁诗说也。又“尽瘁”即“憔悴”。诗小雅北山:“或尽瘁事国”,昭七年左传作“憔悴”。周礼小司寇:“议勤之辟”,郑注:“谓憔悴以事国。”贾疏引诗同。经义述闻卷六王引之云:‘盖毛诗之“尽悴”,三家诗有作“憔悴”者,故郑、贾皆用之为说。“憔悴”二字平列,“尽瘁”二字亦平列,非谓尽其瘁也。尽瘁,双声也;憔悴,亦双声也。’此文“尽瘁”二字或后人据毛诗改之。

.........

卷八·德化

潜夫论

..........修此三者,而大本举矣。”

  〔四〕“顺”旧作“慎”,据治要改。○铎按:荀子仲尼篇“则慎行此道也”,成相篇“慎圣人”,杨注并云:‘慎,读为“顺”。’又仲尼篇“慎比而不邪”,王引之亦谓即礼记王制篇之“顺比”。作“慎”者借字,读正之可也。

  〔五〕“理”意林作“治”。○铎按:说文:“顺,理也。”理、顺互文耳。

  〔六〕“精”治要作“情”。......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