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综合 / 诗词 / 诗题 / 诗句 / 作者 / 古籍

崇仁学案·恭简魏庄渠先生校

明儒学案

..........汤、武反之”,皆与前性字不同,虽不与习对说,然皆以天道、人道对言,可见二性字元不同也。先儒只因“性相近也”一句,费了多少言语分疏,谓此性字是兼理与气质来说,不知人性上不可添一物,才带著气质,便不得谓之性矣。荀子论性恶,杨子论性善恶混,韩子论性有三品,众言淆乱,必折诸圣。若谓夫子“性相近”一言,正是论性之所以得名处,则前数说皆不谬于圣人,而孟子道性善,却反为一偏之论矣。孟子道性善,只为见得分明,故说得来直截,但不..........

甘泉学案·文选唐曙台先生伯元

明儒学案

..........至於有生而后,便是才说性之性,不能无恶矣。夫不容说之性,语言道断,思维路绝,何从而知其善也?谓其善者,亦不过稍欲别于荀子耳。孟子之所谓性善,皆在有生以后,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何一不可说乎?以可说者,谓不能无恶,明己主张,夫性恶矣。..........物为体。外物无道、无性、不仁、不诚,此吾道与异端之辨。(《道德仁诚解》)

  《鲁论》记夫子之言至矣,《家语》得其十之七,荀子、刘向、大、小戴十之五,庄、列十之三。(以下《论语解》)

  《论语》记言严谨,不敢增减一字,惟编次颇杂,其义易晦。使编..........

卷上·性

北溪字义

..........因气有驳粹,便有贤愚。气虽不齐,而大本则一。故虽下愚,亦可变而为善,然工夫最难,非百倍其功者不能。故子思曰:“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正为此耳。孟子不说到气禀,所以荀子便以性为恶,扬子便以性为善恶混,韩文公又以为性有三品,都只是说得气。近世东坡苏氏又以为性未有善恶,五峰胡氏又以为性无善恶,都只含糊就与天相接处捉摸,说个性是天生自然底物,竟不曾说得性端的指定是甚底物。..........

列传·卷二百六十七

清史稿

..........入墨,纷纷不已也。”

  超然性静,家居杜门卻扫。久之,巡抚徐嗣曾请主鼇峰书院,倡明正学。闽之学者,以安溪李光地、宁化雷鋐为最。超然辈行稍后,而读书有识,不为俗学所牵,则后先一揆也。居丧时,考士丧礼、荀子及宋司马光、程子、朱子说,并采近代诸儒言论,以正闽俗丧葬之失,著丧礼辑略二卷。伤不葬其亲者惑形家言以速祸,取孟子“掩之诚是”之语,作诚是录一卷。他著有焚香录、观复录、晚闻录。

  汪绂,初名烜,字灿人,..........

卷八·孟子

困学纪闻

..........之而有余;民心去汉,孔明扶之而不足。”

  《论语》终于《尧曰篇》,《孟子》终于尧、舜、汤、文、孔子,而《荀子》亦终于《尧问》,其意一也。

  利与善之间,君子必审择而明辨焉。此天理人欲之几,善恶正邪之分界也。孟子之..........》欤?《汉·艺文志》农家,有《神农》二十篇,刘向《别录》云:“疑李悝、商君所说。”

  孔子、孟子皆不之秦。荀子尝入秦而讥其无儒。孔子顺曰:“秦为不义,义所不入。”其志如鲁仲连。

  句容有盗,改置社稷而盗止。下邳多盗..........

卷十九·评文

困学纪闻

..........固,应水泽腹坚之时;积润潜通,迎土膏脉起之候。”皆俪语之工者。

  俗语皆有所本,如“利市”,出《易·说卦》、《左传》。“难为人”,出《表记》。“担负”,出《诗·玄鸟笺》。“折阅”,出《荀子》。“生活”,出《孟子》。“家数”,出《墨子》。“服事”,出《周礼·大司徒》。“伏事”,出陆士衡诗。“分付”,出《汉·原涉传》。“交代”,出《盖宽饶传》。“区处”,出《黄霸传》。“多谢”,出《赵广汉传..........

卷一·务本

潜夫论

..........云:“通财鬻货曰商。”

  〔六〕汉书扬雄传云:“诸子各以其知舛驰,大氐诋訾圣人,即为怪迂、析辩、诡辞以挠世事,虽小辩,终破大道而或众。”王褒传云:“辞赋大者与古诗同义,小者辩丽可喜。”

  〔七〕荀子大略篇云:“子赣、季路,故鄙人也,被文学,服礼义,为天下列士。”风俗通论士云:“列士百不易之分。”见意林。

  〔八〕论语云:‘子贡问士,子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九〕礼记曲礼云:..........

卷一·论荣

潜夫论

..........云:“北狄,今匈奴也。”汉书匈奴传:‘扬雄云:“北狄,真中国之坚敌也。”’

  〔八〕陈平、韩信、卫青、霍去病并见史记。

  〔九〕白虎通京师篇云:“有能然后居其位,德加于人然后食其禄。”荀子王制篇云:“无德不贵,无能不官。”

  〔一0〕“不”字疑衍。“秉”或“乘”之误。韩非子八说篇云:“以智士之计,处乘势之资,而为其私急,则君必欺焉。”难势篇云:“乘不肖人于势,是为虎傅翼也。”外储说..........

卷六·卜列

潜夫论

..........求用不匮。”’路史前纪三引此文,误以“神民”为帝者名氏,又以“行”字带上读,陈耀文天中记十一尝正之。○铎按:山海经海内经有“神民之丘”,郭注:“神民,言上有神人。”或此“神民”为古帝者名氏,未可知也。

  〔三〕荀子劝学篇云:“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

  〔四〕庄子列御寇篇云:“达大命者随,达小命者遭。”春秋繁露重政篇云:“人始生有大命,是其体也。有变命存其闲者,其政也。政不齐,则人有忿怒之志。若将施危难..........

卷七·释难

潜夫论

..........仁义之心,爱〔六〕之君犹父母也,爱居世之民犹子弟也。父母将临颠陨之患,子弟将有陷溺之祸者〔七〕,岂能墨乎哉〔八〕!是以仁者必有勇〔九〕,而德人必有义也〔一0〕。

  〔一〕注见三式篇。

  〔二〕荀子议兵篇作“彼仁者爱人,爱人,故恶人之害之也;义者循理,循理,故恶人之乱之也”。

  〔三〕易蹇六二:“王臣蹇蹇。”诗烝民云:“夙夜匪解。”“箴规”见明闇篇注。

  〔四〕毛诗山有枢序云:“政荒民散,将以危亡。”......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