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综合 / 诗词 / 诗题 / 诗句 / 作者 / 古籍

卷上·门人薛侃录

传习录

..........甚”?曰:“尝闻先生教。学是学存天理。心之本体,即是天理。体认天理,只要自心地无私意”。曰:“如此则只须克去私意便是。又愁甚理欲不明”?曰:“正恐这些私意认不真”?曰:“总是志未切。志切,目视耳听皆在此。安有认不真的道理?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假外求。讲求亦只是体当自心所见。不成去心外别有个见”。

  〔3〕先生问在坐之友,此来工夫何似?一友举虚明意思。先生曰:“此是说光景”。一友叙今昔异同。先生曰:“此是说效验”。二友惘然..........

崇仁学案·文敬胡敬斋先生居仁

明儒学案

..........意重於动,非偏於静也。愚谓静坐中有个戒慎恐惧,则本体已立,自不流於空寂,虽静何害!

  人心一放道理便失,一收道理便在。

  “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学者以此立心,便广大高明,充之则是纯儒,推而行之..........所为。”是反说了。有此气则有此理,理乃气之所为。

  陈公甫云:“静中养出端倪。”又云:“藏而后发。”是将此道理来安排作弄,都不是顺其自然。

  娄克贞说他非陆子之比,陆子不穷理,他却肯穷理。公甫不读书,他勤读书。以愚..........

河东学案上·文清薛敬轩先生瑄

明儒学案

..........合无间也。

  圣人应物,虽以此理应之,其实理只在彼物上,彼此元不移也。

  圣人治人,不是将自己道理分散与人,只是物各付物。

  只主於敬,才有卓立,不然东倒西歪,卒无可立之地。

  太极不可以动静..........理,久久渐明,存心於闲事,即於义理日昧矣。

  凡涉於有为者皆气,其无为者道体也。

  心常存,即默识道理无物不有,无时不然;心苟不存,茫然无所识,其所识者,不过万物形体而已。

  冲漠无朕,而万象昭然已具,盖才有..........

甘泉学案·端洁杨止菴先生时乔

明儒学案

..........特立,途径肆开,崇居皋席,广延游道,名流争集帜下,而海内亦重之为通达,为弘大。而视夫履孝弟,抱廉节,慎交承,端举动,若孟子所谓守先王之道者,出则宣忠猷,有仁泽,敦俭朴,覈功效,若周子所谓处事精详,务名道理者,皆以一节视之。且鄙之以为迂阔,为袭,为不达。以此为言,即以此为行可知。是以当此时,文饰胜寂,藻繁鲜实,吏行鲜治者,由此也。(《与陈心谷》)

  今学者只以讲便为学,以学便为道,以道便为心,故曰“心..........

东林学案·文介孙淇澳先生慎行

明儒学案

..........者道也。”(《不思勉》)

  余尝验之,若思嗜欲,未思而中若燔矣。思词章,久之亦有忡忡动者。倘思道理,便此心肃然,不摇乱。若思道理,到不思而得处,转是水止渊澄,神清体泰,终日终夜,更不疲劳,不知何以故?且思到得来,又不尽思的时节,不..........出?若以为格式,则侵正修,且不先知,却认何者是格式?若以为感格,则侵齐治平,且不先知,岂能念得我所以感格人,人所以感格于我的道理?故知格物是《大学》实功,穷理是格物定论。《易》曰:“君子穷理尽性”,穷理即穷吾性之理也。阳明说致良知,才是真穷理。(《格物》..........

卷二·乐集·修身

呻吟语

..........书;祸福无他,在为善与不为善;贫富无他,在勤俭与不勤俭;毁誉无他,在仁恕与不仁恕。

  古人之宽大,非直为道理当如此,然煞有受用处。弘器度以养德也,省怨怒以养气也,绝仇雠以远祸也。

  平日读书,惟有做官是展布时。将..........目入者,欲其勉从而强改焉,万万其难矣。故三达德不恃知也,而又欲其仁;不恃仁也,而又欲其勇。

  合下作人自有作人道理,不为别个。

  认得真了,便要不候终日,坐以待旦,成功而后止。

  人生惟有说话是第一难事。

......

卷三·射集·应务

呻吟语

..........,胡成胡久?自古皆然,故君子慎之。

  辨学术,谈治理,直须穷到至处,让人不得,所谓宗庙朝廷便便言者。盖道理,古今之道理,政事,国家之政事,务须求是乃已。我两人皆置之度外,非求伸我也,非求胜人也,何让人之有?只是平心易气,为辨家第一法..........拆而后为轮,不如约束之有素。

  其备之也若迂,正为有时而用也。

  肤浅之见,偏执之说,傍经据传也近一种道理,究竟到精处都是浮说陂辞。所以知言必须胸中有一副极准秤尺,又须在堂上,而后人始从。不然,穷年聚讼,其谁主持耶?

......

列传·卷二百六十七

清史稿

..........晋玄学盛兴,儒道衰弱,南北割据,传授渐殊。北魏、萧梁,义疏甚密。北学守旧而疑新,南学喜新而得伪。至隋、唐五经正义成,而儒者鲜以专家古学相授受焉。宋初名臣,皆敦道谊。濂、洛以后,遂启紫阳。阐发心性,分析道理,孔、孟学行不明著於天下哉!宋史以道学、儒林分为二传,不知此即周礼师、儒之异,后人创分,而闇合周道也。元、明之间,守先启后,在於金华。洎乎河东、姚江,门户分歧,递兴递灭,然终不出朱、陆而已。终明之世,..........

卷二

五灯会元

..........问曰:“某等久侍和尚,不蒙示诲。

  灶神得甚么径旨,便得生天。”师曰:“我只向伊道是泥瓦合成,别也无道理为伊。”侍僧无言。师曰:“会么?”僧曰:“不会。”

  师曰:“本有之性,为甚么不会?”侍僧等乃礼拜。师曰.....

  唯相国裴公休,深入堂奥,受教为外护。师以禅教学者互相非毁,遂著禅源诸诠,写录诸家所述,诠表禅门根源道理,文字句偈,集为一藏,﹝或云一百卷。﹞以贻后代。其都序略曰:

  禅是天竺之语,具云禅那,此云思惟修..........

卷十

五灯会元

..........体会?”师曰:

  “汝甚么处见迦叶来。”曰:“恁么则信受奉行,不忘斯旨去也。”师曰:“佛法不是这个道理。”言讫跏趺而寂。阇维舌根不坏,柔软如红莲华,藏于普贤道场。光圣师护禅师广州光圣院师护禅师,闽人也。自天台得..........欲晓,祖师直是好知音。”

  二、见色便见心,曰:

  “若是见色便见心,人来问著方难答。更求道理说多般,孤负平生三事衲。”

  三、明自己,曰:“旷大劫来祇如是,如是同天亦同地。同地同天作么形,作么..........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