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稽首后溪老尊宿,第一义谛最深解。

程公许宋代〕《上后溪刘阁学

如来藏有大经卷,无古无今无成坏,
卷这可纳一毫端,舒之弥纶於法界。
众生与佛同受持,谓有定法便虚假。
祗园食饱洗钵坐,何曾有意一场话。
空生强起鉴太虚,立字安名为般若。
三十二相不可著,况有卵胎并湿化。
要知人与法俱空,何须到岸筏方舍。
双林大士更周庶,来对萧翁间拍报。
于今唱颂四十九,同此经传四天下。
稽首后溪老尊宿,第一义谛最深解。
以宿誓愿悲济心,具坚固力清净戒。
父子孙曾一道场,良窳精粗大炉冶。
彩衣堂上春融融,后先十日{奭斗}寿斝。
耆龄天为开九帙,后学心知宗大雅。
吾亲千里勤劬,授我轴书字端楷。
金银绚烂满云蓝,是不诳语真语者。
鬼神秘护知几年,持以寿翁翁勿诧。
愿翁觉性日圆明,愿翁眉寿备纯虾。
如金刚体不可坏,以大方便福朝野。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稽首后溪老尊宿第一义谛深解

稽首 qǐ shǒu
(1).古时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者。《公羊传·宣公六年》:“ 灵公 望见 赵盾 ,愬而再拜; 赵盾 逡巡北面再拜稽首,趋而出。”《史记·赵世家》:“ 公子成 再拜稽首曰:‘臣固闻王之 胡 服也。’”
(2).犹赔罪。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殷代是奴隶制》:“ 匡 廼稽首于 曶 ,用五田,用众一夫曰 益 ,用臣曰 疐 ,(曰) 朏 ,曰 奠 ,曰:‘用兹四夫,稽首’……‘稽首’,在这儿是赔罪的意思。”
(3).道士举一手向人行礼。 元 马致远 《陈抟高卧》第三折:“只打个稽首,权充拜礼。”《水浒传》第十回:“那先生看了道:‘保正休怪,贫道稽首。’”《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只见那两个老姑子上前打了一个稽首。”  ——《漢語大詞典》
后溪(后溪)
刘长卿谪仙怨见前溪下忆山月前溪后溪清复绝皮日休夜会问答诗梅尧臣会胜院沃州亭诗见前溪下  ——《骈字类编》
老尊 lǎo zūn
父亲的别称。《西游补》第十四回:“决是 小月王 一心欢喜师父,留他不住,恐怕师父想我,只得冤枉 老孙 ,编成戏本,説我做了高官,做了丈夫,做了老尊。”《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原来父母虽亡,他的老尊原是务实生理的人,却也有些田房遗下。”  ——《漢語大詞典》
宿 sù/xiǔ/xiù《國語辭典》

宿 [ sù ]

  1. 供休止的处所。如:「宿舍」。《周礼·地官·遗人》:「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
  2. 国名。在今山东省东平县东。
  3. 姓。如汉代有宿详。
  1. 住夜。《论语·微子》:「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2. 停留。《汉书·卷五二·韩安国传》:「孝文寤于兵之不可宿。」
  3. 安、守。《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官宿其业,其物乃至。」晋·杜预·注:「宿,犹安也。」
  1. 旧的、积久的。如:「宿怨」、「宿忧」。《汉书·卷七○·陈汤传》:「雪边吏之宿耻。」
  2. 隔夜的。如:「宿雨」、「宿醉」。《镜花缘·第四回》:「睡到黎明,宿酒已消。」
  3. 前世的。如:「宿缘」。
  4. 平日的。《后汉书·卷八四·列女传·王霸妻传》:「奈何忘宿志而惭儿女子乎!」通「夙」。
  1. 素来、平时。《后汉书·卷五七·刘陶传》:「灵帝宿闻其名,数引纳之。」
  2. 早先。《管子·地图》:「宿定所征伐之国。」唐·尹知章·注:「宿,犹先也。」

宿 [ xiǔ ]

  1. 夜晚。如:「整宿」。《红楼梦·第四八回》:「商议已定,一宿无话。」

宿 [ xiù ]

  1. 星座。如:「星宿」、「二十八宿」。汉·王充《论衡·祀义》:「天有列宿,地有宅舍。」
第一义谛(第一義諦)dì yī yì dì
同“ 第一义 ”。 宋 王安石 《答蒋颖叔书》:“佛説有性,无非第一义諦,若第一义諦,有即是无,无即是有。”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七章:“一切世諦,于如来尽是第一义諦。”  ——《漢語大詞典》
最 zuì《國語辭典》

最 [ zuì ]

  1. 至极。如:「最好」、「最大」、「最美」。《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褚少孙补西门豹传》:「三子之才能谁最贤哉?辨治者当能别之。」
  2. 凡、总计。《史记·卷五七·绛侯周勃世家》:「最从高帝得相国一人,丞相二人,将军、二千石各三人。」汉·王符《潜夫论·实贡》:「最其行能,多不及中。」
  1. 菁华,居首要性的人或物。唐·司马札〈卖花者〉诗:「长安甲第多,处处花堪爱,良金不惜费,竞取园中最。」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二出》:「河东旧族,柳氏名门最 。」
  1. 聚合。宋·陆游〈澹斋居士诗序〉:「最其诗,得三卷,属某为序。」
深解 shēn jiě
(1).深刻理解。 三国 蜀 诸葛亮 《又与张裔蒋琬书》:“ 姜伯约 甚敏於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
(2).精深的见解。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敷赞圣旨,莫若注经;而 马 郑 诸儒,弘之已精;就有深解,未足立家。”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