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认仁义为骈支,薄礼教为虚假。

韩上桂明代〕《五惜 其二 惜志行

二惜曰:披典坟以逖览,有往哲之高踪。太上禀德于天性,其次敛节于陶镕。

恒履贞而迪吉,罔投径以即凶。何吾生之独闇,变往度而苟从。

当其闻礼过庭,执经负笈。傍璧沼以栖迟,分藜灯而讲习。

亦尝仰止高山,纵观大海。惕屋漏以兴怀,望尘纷而恐浼。

岁月互换,轨辙多岐。珠以泥汨,金逐煅亏。厌守方之困束,乐放浪以游移。

遂托意漆园,驾声柱下。等毫末于太山,喻万物于一马。

认仁义为骈支,薄礼教为虚假。又况韵学染指,绮语驰情。

将张末队,谋抗雄旌。屈宋供其驱策,崔张恣其讥评。

遂谓吐凤未工,雕龙尚陋。花开花落,时赓野鸟之吟,云去云来,或代天孙之绣。

钵响在而篇成,烛痕新而句就。于是豪心顿长,逸兴转浓。

淋漓杯酒,跌宕谈锋。同座骇其论说,旁观哂其形容。

崔瑗座右之铭,卫武初筵之戒。篑每隳于垂成,泉将沦于胥败。

令遂往而弗还,诚不知其所届。嗟乎诡迹易炫,矩步难遵。

木从绳则直,马受勒斯驯。诗书礼乐,总生人之布菽,滑稽放诞,实世道之荒蓁。

用钩吻以延龄,借羊皮而补貉。愚夫且谓弗宜,智士而云可作。

在昔周处,斩蛟誓志。亦有戴渊,投剑归义。闻微言而忽惺,受严规而靡弃。

割积习之牵缠,證本来之清粹。并能流声史籍,作则士林。

就当时而共啧,历异代以同钦。大道伊何,迷途未远。

譬彼农夫,是穮是蓘。苟夜气之能滋,愿含芳于岁晚。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仁义骈支礼教虚假

认 ( 認 ) rèn
认 [ rèn ]
  1. 分辨,识别:~生。~得。辨~。
  2. 表示同意:~可。~账。
  3. 与本来无关系的人建立某种关系:~亲。
  4. 认吃亏:这事没办成,我~了。
仁义(仁義)rén yì
(1).亦作“ 仁谊 ”。仁爱和正义;宽惠正直。《礼记·曲礼上》:“道德仁义,非礼不成。” 孔颖达 疏:“仁是施恩及物,义是裁断合宜。”《礼记·丧服四制》:“恩者仁也,理者义也,节者礼也,权者知也,仁义礼知,人道具矣。”《孟子·梁惠王上》:“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吕氏春秋·适威》:“古之君民者,仁义以治之,爱利以安之,忠信以导之,务除其灾,思致其福。”《汉书·食货志上》:“陵夷至於 战国 ,贵诈力而贱仁谊,先富有而后礼让。” 唐 韩愈 《寄三学士》诗:“生平企仁义,所学皆 孔 周 。” 宋 王安石 《与王子醇书》:“且王师以仁义为本,岂宜以多杀敛怨耶?” 清 王应奎 《柳南随笔》卷二:“ 方旦 ( 朱方旦 )书示云,正心诚意,道德仁义,方可看 长安 春色。”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十章:“银钱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2).方言。谓性情和顺善良。 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 朝鲜 人民却是那样地仁义。” 洪深 《赵阎王》第一幕:“倘若有人肯将我收留,让我改邪归正,咱从此以后,准要做个仁义之人。”  ——《漢語大詞典》
为 ( 為 爲 ) wéi/wèi
为 [ wéi ]
  1. 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2. 当做,认做:以~。认~。习以~常。
  3. 变成:成~。
  4. 是:十两~一斤。
  5. 治理,处理:~政。
  6. 被:~天下笑。
  7. 表示强调:大~恼火。
  8.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
  9. 姓。
为 [ wèi ]
  1. 替,给:~民请命。~虎作伥。~国捐躯。
  2. 表目的:~了。~何。
  3. 对,向:不足~外人道。
  4. 帮助,卫护。
骈支(駢支)pián zhī
并列的分支。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二章第四节:“ 商 朝奴隶主贵族组成的国家,像一个家族的扩大,或者说,像由许多家族的骈支所构成的统治网。”  ——《漢語大詞典》
薄 báo/bó/bò《國語辭典》

薄 [ ​bó ]

讀音
  1. 不厚的。《詩經·小雅·小旻》:「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2. 稀疏的。南朝梁·何遜〈入塞示南府同僚詩〉:「薄雲巖際出,初月波中上。」
  3. 貧瘠、不肥沃。如:「薄田」。
  4. 微不足道。如:「薄禮」、「薄技」。
  5. 卑賤。如:「出身微薄」。
  6. 不敦厚。如:「刻薄」、「薄情」。
  7. 不尊重。如:「輕薄」。
  1. 草木叢生的地方。《文選·鮑照·蕪城賦》:「灌莽杳而無際,叢薄紛其相依。」
  2. 簾子。《禮記·曲禮上》:「帷薄之外不趨,堂上不趨,執玉不趨。」
  3. 姓。如明代有薄珏。
  1. 減輕、減損。《左傳·成公十八年》:「禁淫慝,薄賦斂,宥罪戾。」
  2. 迫近、接近。《文選·李密·陳情表》:「日薄西山,氣息奄奄。」
  3. 附著。《楚辭·屈原·九章·涉江》:「腥臊並御,芳不薄兮。」
  4. 侵入。《荀子·天論》:「故水旱未至而飢,寒暑未薄而疾。」
  5. 鄙視。如:「厚此薄彼」、「妄自菲薄」。《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其母死,起終不歸。曾子薄之,而與起絕。」
  1. 輕微的。《論語·衛靈公》:「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薄 [ bò ]

  1. 參見「薄荷 」條。

薄 [ ​báo ]

語音
  1. 1的語音。
礼教(禮教)lǐ jiào
礼仪教化。《孔子家语·贤君》:“敦礼教,远罪疾,则民寿矣。” 三国 魏 吴质 《在元城与魏太子笺》:“都人士女,服习礼教。”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 江 表虽远,密邇海隅,然染道化,率礼教,亦既千餘载矣。” 鲁迅 《花边文学·论秦理斋夫人事》:“这几年来,报章上常见有因经济的压迫,礼教的制裁而自杀的记事,但为了这些,便来开口或动笔的人是很少的。” 叶圣陶 《倪焕之》二十:“被重新估定而贬损了价值的,要算往常号称‘国粹’的纲常礼教了。”  ——《漢語大詞典》
虚假 xū jiǎ
(1).假的,不真实的。《墨子·修身》:“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四行者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 唐 孟浩然 《云门寺西六七里闻符公兰若最幽与薛八同往》诗:“四禪合真如,一切是虚假。” 明 李东阳 《经筵讲章》之二:“既无虚假,便自无有私欲,当初上天赋与我的道理都能尽得。” 巴金 《秋》二:“回三老爷,小的说的全是真话。若有虚假,任凭三老爷处罚。”
(2).假借,假托。《晋书·刘琨传》:“而 匹磾 无所顾忌,怙乱专杀,虚假王命,虐害鼎臣。”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