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综合 / 诗词 / 诗题 / 诗句 / 作者 / 古籍

列传·卷六十二

宋书

..........之褒赡,犹耻辞赋为君子,若吾篆刻, 菲亦甚矣。卿诸人亦当尤以此见议。或谓言深博,作一段意气,鄙薄人世,初不敢 然。是以每见世人文赋书论,无所是非,不解处即日借问,此其本心也。

  至于生平好服上药,起年十二时病虚耳。所撰服食方中,粗言之矣。自此始信 摄养有征,故门冬昌术,随时参进。寒温相补,欲以扶护危羸,见冀白首。家贫乏 役,至于春秋令节,辄自将两三门生,入草采之。吾实倦游医部,颇晓和药,尤信 《本草》,欲其必..........

第六十二回

西游记

  涤垢洗心惟扫塔 缚魔归正乃修身

  十二时中忘不得,行功百刻全收。五年十万八千周,休教神水涸,莫纵火光愁。水火调停无损处,五行联络如钩。陰阳和合上云楼,乘鸾登紫府,跨鹤赴瀛洲。这一篇词,牌名《临江仙》。单道唐三藏师徒四众,水火既济,本性清凉,..........

第二十回

隋唐演义

..........像为欢能几时,怕添新别离。

  炀帝看了笑道:“他恐怕朕又弃他,今既与皇后讲明,安忍再离。”随取纸笔,也依来韵和词一首:

  雨不稀,露不稀,顾化春风日夕吹,种成千岁枝。
  恩何疑,爱何疑,一日为欢十二时,谁能生死离?

  炀帝写完,也叠成一个方胜,仍叫中宫再去。宣华见了这词,见炀帝情意谆谆,不便再辞,只得重施朱粉,再画蛾眉,驾了七香车儿,竟入朝来。炀帝见了,喜得骨爽神苏,随同宣华,到中宫来见萧后。..........

皇王部·卷二十七

太平御览

..........夫耕妇织,内外相成,何以家给人矣足。其简宫人非所当御,及执作伎巧,自馀悉出以赐鳏民。"三月,诏侍臣常佩剑。四年二月,登虎圈射虎。夏四月,宴群臣於西宫,使各献言,勿有所讳。秋七月,东巡。置四厢大将,又于十二时置十二小将。以山阳侯奚斤、元城公元屈行左右丞相。是年,沮渠蒙逊僣称河西王。神瑞元年春正月,以祯瑞频集,大赦,改元。二年六月,幸去畿陂,观渔。辛酉,次于濡源,立蜯台,遂射白熊于颓牛山,获之。丁卯,幸赤城..........

四夷部·卷十六·西戎四

太平御览

..........之,尤绝高峻。凡有十万馀户。南临大海。城东面有一大门,其高二十馀丈,自上及下饰以黄金,光辉昭烂,连曜数里。自外至王室,凡有大门三重,列异宝雕饰。第二门之楼中,悬一大金秤,以金丸十二枚属於衡端,以候日之十二时焉。为一金人,其大如人,立於侧。每至一时,其金丸辄落,铿然发声引唱以纪日时,毫厘无失。其殿以瑟瑟为柱,黄金为地,象牙为门扇,香木为栋梁。其俗无瓦,捣白石为末罗之,涂屋上,其坚密光润还如玉石。至於盛暑之..........

金丹部·卷十一

云笈七签

..........即成之,三一升腾,必定规矩三者,准上三丹田,各有归魂守一之法,论至药门中四气,筋骨血肉相承之法,不差毫厘,勿令其阴阳时侯差错。每月初发火,从一日数九九之法,此三一法,并是内三一之法,用十二个月火侯,管十二时,配十二位,行九宫,象八卦,合五行。黄帝于皇人处请问三一之门,因此流传口诀,受之如世世有仙士付之,亦勿令载于书,方诀止以口付之。若不依此三一规矩,纵解万般小法,能变黄白救世,财宝如积山,亦未免身死矣!..........

卷一·难经

针灸大成

..........,此寸口所以为五脏六腑之所终始,而法有取于是焉。人一呼一吸为一息、每刻一百三十五息,每时八刻,计一千八十息,十二时九十六刻,计一万二千九百六十息,刻之余分,得五百四十息,合一万三千五百息也。一息脉行六寸,每二刻二百七十息,脉行一十六丈二尺,每时八刻,脉行..........六十四丈八尺。荣卫四周于身,十二时,计九十六刻,脉行七百七十七丈六尺,为四十八周身;刻之余分,行二周身,得三十二丈四尺,总之为五十度周身,脉得八百一十丈也。此呼..........

卷七

僧宝传

..........

  矮曰、中不辨有无。韶曰师今善说。矮骇之。久而辞去、所至少留。

  见知识五十四人、括磨搜剥。穷极隐秘、不知端倪。

  心志俱疲、至曹山。但随众而巳、无所咨参。

  有僧问、法眼禅师曰。十二时中、如何得顿息万缘去。

  法眼曰、空与汝为缘耶。色与汝为缘耶。言空为缘、则空本无缘。

  言色为缘则色心不二。日用果何物为汝缘乎。

  韶闻悚然异之。又有问者曰、如何是曹源一滴水。

  法眼..........

卷十四

僧宝传

.....

  叁十辈者环之、听其诲语。曰、洞山颂曰。贪痴、太无知。

  果赖今朝捉得伊。行即打、坐即槌。分付心王子细推。

  无量劫来不解脱。问汝叁人知不知。

  古人与麽道、神鼎即不然。贪痴、实无知。十二时中任从伊。

  行即往、坐即随。分付心王无可为。无量劫来元解脱。

  何须更问知不知。又尝曰、无量劫来赁屋住。至今不识主人公。

  借问诸人还识主人公也未。良久云、若有人问神鼎。

  向伊道作..........

卷一百三

通典

..........未为绝久,祥理取后月也。'又问曰:'葬与练祥三事各月,犹未足申渐杀之情,况乃练祥三变而可共在一月邪!虞喜之言,不近人情。卢、郑、王皆以此不同时日,良有由也。言各有当,亦不嫌同辞。春夏秋冬既各为一时,一日有十二时,然十二月何为不得各为一时之言也!'"

  久丧不葬服议(周 汉 晋 东晋 梁)

  周制,礼记丧服小记曰:"久而不葬者,唯主丧者不除。其馀以麻终月数者,除丧则已。"(郑玄曰:"其馀谓旁亲也。以麻终..........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