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综合 / 诗词 / 诗题 / 诗句 / 作者 / 古籍

宋纪·宋纪一百六十四

续资治通鉴

..........。”清之言:“圣见高明,可谓推本之论。”王暨讲《尚书》,帝问曰:“夏桀不道,成汤放之,可以鉴矣,纣何为复循其覆辙?”王暨曰:“惟上智与下愚不移。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纣不能鉴,遂至灭亡,所谓下愚不移者也。”请之曰:“古人主不能以乱亡为鉴,岂独暗君庸主!汉武帝妖闻亡奏黩武之弊,而穷征四夷,唐玄宗手锄太平、逆韦之难,而败于女宠,犹未足怪;太宗英明创业,亲见隋炀征辽亡国,乃纵兵鸭绿,迄无成功,有累盛德。是皆不能以覆辙为戒。..........

志·卷十四

宋书

..........心之徒,抱志无由。昔魏武身亲介胄,务在武功,犹尚息鞍披览,投戈吟咏,以 为世之所须者,治之本宜崇。况今陛下以圣明临朝,百官以虔恭莅事,朝野无虞, 江外静谧。如之何泱泱之风,漠焉无闻;洋洋之美,坠于圣世乎!古人有言,《诗》 《书》义之府,礼乐德之则。实宜留心经籍,阐明学义,使讽颂之音,盈于京室; 味道之贤,典谟是咏,岂不盛哉!

  疏奏,帝有感焉。由是议立国学,征集生徒,而世尚庄、老,莫肯用心儒训。 穆帝永和八..........

志·卷三十九

元史

..........赤一员,千户一十六员,百户八十员,弹压八员,门尉二员。##!#延安屯田打捕总管府,秩从三品。管析居放良人户,并兀里吉思田地北来蒙古人户。至元十八年始设,定置达鲁花赤一员,总管一员,同知一员,经历、知事各一员。属官打捕屯田官一十二员。

  大宁海阳..........三十二员,司耳目之寄,任刺举之事。至元五年,始置御史十一员,悉以汉人为之。八年,增置六员。十九年,增置一十六员,始参用蒙古人为之。至元二十二年,参用南儒二人。书吏三十二人。

  江南诸道行御史台,设官品秩同内台。至元十四年,始置江南行御史..........

卷五

随园诗话

.......

  抱韩、杜以凌人,而粗脚笨手者,谓之权门托足。仿王、孟以矜高,而半吞半吐者,谓之贫贱骄人。开口言盛唐及好用古人韵者,谓之木偶演戏。故意走宋人冷径者,谓之乞儿搬家。好叠韵、次韵,刺刺不休者,谓之村婆絮谈。一字一句,自注来历者,谓之..........不楼台。”胡稚威云:“非徒冠冕三春色,真使能移一世心。”程鱼门云:“能教北地成香界,不负东风是此花。”此数联,足与古人颉颃。元人贬牡丹诗云:“枣花似小能成实,桑叶虽粗解作丝。惟有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晁无咎《并头牡丹》云:“月..........

本纪·卷三

清史稿

..........众,自喀尔喀来归。辛卯,出猎哈达。癸丑,以刘之源为都统,喀济海为议政大臣。

  十一月甲寅朔,豪格疏报参领阿蓝泰率蒙古人来归,遇明兵於宁远北冈,击败之,斩明总兵金国凤。辛酉,遣索海、萨木什喀等征索伦部。丁卯,出猎叶赫。

  十二月甲午..........勿专事俘获以私其亲。其各勤农桑以敦本计。”艾度礼代戍锦州。丁亥,朝鲜国王李倧请戍锦州兵岁一更。庚寅,谕户、兵二部清察蒙古人丁,编入佐领,俱令披甲。

  秋七月戊戌,阿尔津等师还,论功赏赉有差。谕诸王勿以黄金饰鞍勒。定诸王、贝勒、贝子..........

卷五·仪礼

困学纪闻

..........公:“相人偶”,此句不知出于何书?疏中亦不说破。吕答未见,当考。《礼记集说》削此二句。《周礼注》,璂读如“薄借綦”之“綦”。盠,读如“旃仆”之“仆”。疏皆以为未闻。

  期之丧,达乎大夫。吕与叔之说详矣。朱文公谓:古人贵贵之义。然亦是周公制《礼》以后方如此。故《檀弓》又云:“古者不降,上下各以其亲。”

  大经大本,注:大经,《春秋》也。大本,《孝经》也。盖泥于纬书“志在《春秋》,行在《孝经》”之言,其说疏矣。

.....

卷三十二

日知录

..........仲卿妻作》:“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魏杜挚《赠母丘俭诗》:“闻有韩众药,信来给一丸。”以便人为信始见于此。若古人所谓信者,乃符验之别名。《墨子》:“大将使人行守,操信符。”《史记·刺客传》:“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汉书..........名,岂佳语哉。或曰:里有里魁,市有市魁,皆长帅之意。要非雅俊之目。

  近时人好以魁命名,亦取五魁之义。古人以魁命名者绝少。《左传》有阝魁垒、卢蒲就魁,《吕氏春秋》齐王杀燕将张魁。

  ○桑梓《容斋随笔》谓:“..........

卷二·论文二

艺舟双楫

..........嗣接其书三次,近又在省面晤, 竟一字不及此事,可谓不以三隅反者矣。迈堂在西省,已为仅有,而尚如是,安得有如阁下三数人,共发古人之覆乎。虔州最称难治,阁下居之,驾轻就熟,无足虑 者。酷暑,唯千万珍重。世臣顿首。
 
  与周保绪论《晋略》书.....艺之至者,必移人情,然非其人之情,先能自 移,则艺固不至矣。夫以伯牙之学,成连之教,而移情必以海上为期,情固必移于海上乎。古人闻涛声,见剑舞,而悟草法;览山川雄奇,诗文为之增气,是岂有迹 象可拟,理趣可寻者乎。是伯牙之情能自移,而适移之于海上也。是问..........

卷六

五灯会元

..........云:“既不然,且道祖师面壁意作么生?”良久云:

  “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法轮。”﹞昔有一老宿,因僧问:“师子捉兔亦全其力,捉象亦全其力,未审全个甚么力?”老宿曰:

  “不欺之力。”﹝法眼别云:“不会古人语。”﹞昔有一老宿,曰:“这一片田地分付来多时也,我立地待汝构去。”﹝法眼云:

  “山僧如今坐地,待汝构去,还有道理也无?那个亲,那个疏,试裁断看。”﹞昔有老宿,畜一童子,并不知轨则。有一行脚僧到,乃..........

卷三·浮侈

潜夫论

..........子揆度篇云:“农有常业,女有常事。一农不耕,民有为之饥者;一女不织,民有受其寒者。”吕氏春秋爱类篇云:‘神农之教曰:“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而不绩者,则天下或受其寒矣。”’新书无蓄篇云:‘古人曰:“一夫不耕,或为之饥;一妇不织,或为之寒。”’

  〔五〕后汉书章帝纪元和三年诏曰:“务尽地力,勿令游手。”按汉书货殖传云:“童手指千”,孟康曰:“古者无空手游口,皆有作务。作务须手指,故曰手指。”“巧”旧作..........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