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综合 / 诗词 / 诗题 / 诗句 / 作者 / 古籍

卷一·长刺节论

针灸大成

  歧伯曰:“刺家不诊,听病者言。在头,头疾痛,为藏针之,刺至骨病已,上无伤骨肉及皮,皮者道也。阴刺,入一旁四处,治寒热。深专者刺大脏,迫脏刺背,背俞也,刺之迫脏,脏会,腹中寒热去而止。刺俞之要,发针而浅出血。治腐肿者,刺腐上,视痈小大,深浅刺。刺大者多血,小者深之,必端内针为故止。病在少腹有积,刺皮牦以下,至少腹而止;刺侠脊两旁四椎间,刺两髂髎季胁肋间,导腹中气热下已。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刺少腹两股间,刺腰髁骨间,刺而多之,尽炅病已。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刺..........

卷一·缪刺论

针灸大成

  黄帝问曰:“余闻缪刺,未得其意,何谓缪刺?”

  歧伯对曰:“夫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于经,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也。夫邪客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而布于四末,其气无常处,不入于经俞,命曰缪刺。”

  大络十五络也。四末,谓四肢也。

  帝曰:“愿闻缪刺,以左取右,以右取左,奈何?其与巨刺何以别之?”

  曰:“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

卷一·刺法论

针灸大成

  黄帝问曰:“人虚即神游失守位,使鬼神外干,是致夭亡,何以全真?愿闻刺法。”

  歧伯曰:“神移失守,虽在其体,然不致死,或有邪干,故令夭寿。只如厥阴失守,天已虚,人气肝虚,感天重虚,即魂游于上。邪干厥阴大气,身温犹可刺之,刺足少阳之所过。咒曰:「太上元君,郁郁青龙,常居其左,制之三魂。」诵三遍,次呼三魂名:「爽灵、胎光、幽精。」诵三遍,次想青龙于穴下,刺之可徐徐出针,亲令人按气于口中,腹中鸣者可活;次刺肝之俞,咒曰:「太微帝君,元英制魂,贞元及本,令人青云」。又呼三魂名如前三遍。..........

卷一·十二刺应十二经论

针灸大成

  歧伯曰:“凡刺有十二,以应十二经。一曰偶刺者,以手直心若背,直痛所,一刺前,一刺后,以治心痹。二曰报刺者,刺痛无常处。上下行者,直内无拔针,以左手随病所按之,乃出针复刺也。三曰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四曰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气少深者。五曰扬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博大者。六曰直针刺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气之浅者。七曰输刺者,直入直出,稀发针而深之,以治气盛而热者。八曰短刺者,刺骨痹,稍摇而深之,置针骨所,以上下摩骨也。九曰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

卷二·百症赋(聚英)

针灸大成

  百症俞穴,再三用心。顖会连于玉枕,头风疗以金针。

  悬颅颔厌之中,偏头痛止;强间丰隆之际,头痛难禁。

  原夫面肿虚浮,须仗水沟前顶;耳聋气闭,全凭听会翳风。

  面上虫行有验,迎香可取;耳中蝉噪有声,听会堪攻。

  目眩兮,支正飞扬;目黄兮,阳纲胆俞。

  攀睛攻少泽肝俞之所,泪出刺临泣头维之处。

  目中漠漠,即寻攒竹三间;目觉佴佴,急取养老天柱。

  观其雀目肝气,睛明行间而细推;审他项强伤..........

卷五·流注时日

针灸大成

  阳日阳时阳穴,阴日阴时阴穴,阳以阴为阖,阴以阳为阖,阖者闭也。闭则以本时天干,与某穴相合者针之。阳日遇阴时,阴日遇阳时,则前穴已闭,取其合穴针之。合者,甲与己合化土,乙与庚合化金,丙与辛合化水,丁与壬合化木,戊与癸合化火,五门十变,此之谓也。其所以然者,阳日注腑,则气

  先至而后血行;阴日注脏,则血先至而气后行。顺阴阳者,所以顺气血也。阳日六腑值日者引气,阴日六脏值日者引血。

  或曰:“阳日阳时已过,阴日阴时已过,遇有急疾奈何?”曰:“夫妻子母互用,必适其病为贵耳..........

卷七·十五络脉穴辨(医统)

针灸大成

  十五络脉者,十二经之别络而相通焉者也。其余三络,为任督二脉之络,脾之大络,总统阴阳诸络,灌溉于脏腑者也。《难经》谓三络为阳蹻、阴蹻二络,常考之无穴可指。且二蹻亦非十四经之正也。《针灸节要》以为任络曰尾翳,督络曰长强,诚得《十四经发挥》之正理,加以脾之大络曰大包,此合十五络也。

卷八·痰喘咳嗽门

针灸大成

  咳嗽:列缺经渠尺泽鱼际少泽前谷三里解溪昆仑肺俞(百壮)膻中(七壮)。

  咳嗽饮水:太渊。

  引两胁痛:肝俞。

  引尻痛:鱼际。

  咳血:列缺三里肺俞百劳乳根风门肝俞。

  唾血内损:鱼际(泻)尺泽(补)间使神门太渊劳宫曲泉太溪然谷太冲肺俞(百壮)肝俞(三壮)脾俞(三壮)。

  唾血振寒:太溪三里列缺太渊。

  呕血:曲泽神门鱼际。

  呕脓:膻中。

  唾浊:尺泽..........

卷八·头面门

针灸大成

  头痛:百会上星风府风池攒竹丝竹空小海阳溪大陵后溪合谷腕骨中冲中渚昆仑阳陵。

  头强痛:颊车风池肩井少海后溪前谷。

  头偏痛:头维。

  脑泻:顖会通谷。

  头风:上星前顶百会阳谷合谷关冲昆仑侠溪。

  脑痛:上星风池脑空天柱少海。

  头风,面目赤:通里解溪。

  头风牵引脑顶痛:上星百会合谷。

  偏正头风:百会前顶神庭上星丝竹空风池合谷攒竹头维。

  醉后头风:..........

卷九·骑竹马灸穴法

针灸大成

  此二穴,专治痈疽恶疮,发背疖毒,瘰疬诸风,一切病症。先从男左女右臂腕中横纹起,用薄篾一条,量至中指齐肉尽处,不量爪甲,截断;次用篾取前同身寸一寸,却令病人脱去衣服,以大竹扛一条跨定,两人随徐扛起,足离地三寸,两旁两人扶定,将前量长篾,贴定竹扛竖起,从尾骶骨贴脊量至篾尽处,以笔点记,后取身寸篾,各开一寸是穴。灸七壮。

  此杨氏灸法。按《神应经》:“两人抬扛不稳,当用两木凳,搁竹扛头,令患人足微点地,用两人两旁扶之,尤妙。”又按《聚英》言:“各开一寸,疑为一寸五分,当合膈俞、肝俞穴道..........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