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邪气藏府病形
黄帝内经
黄帝问于岐伯曰:邪气之中人也奈何?
岐伯答曰:邪气之中人高也。
黄帝曰:高下有度乎?
岐伯曰:身半已上者,邪中之也;身半已下者,湿中之也。故曰:邪之中人也,无有常。中于阴则溜于腑,中于阳则溜于经。
黄帝曰: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邪之中人,或中于阴,或中于阳,上下左右,无有恒常,其故何也?
岐伯曰:诸阳之会,皆在于面。中人也,方乘虚时及新用力,若饮食汗出,腠理开而中于邪。中于面..........
灵枢·经脉
雷公问于黄帝曰:《禁脉》之言,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制(知的通假字)其度量,内次五脏,外别六腑,愿尽闻其道。
黄帝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雷公曰:愿卒闻经脉之始也。
黄帝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
灵枢·邪客
黄帝问于伯高曰:夫邪气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不卧出者,何气使然?
伯高曰: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别本作肺),而行呼吸焉;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五脏六腑。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蹻陷(别本作满),不得入于阴,阴虚,..........
灵枢·刺节真邪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刺有五节,奈何?
岐伯曰:固有五节,一曰振埃,二曰发矇,三曰去爪,四曰彻衣,五曰解惑。
黄帝曰:夫子言五节,余未知其意。
岐伯曰:振埃者,刺外经,去阳病也;发矇者,刺腑俞,去腑病也;去爪者,刺关节支络也;彻衣者,尽刺诸阳之奇俞也;解惑者,尽知调阴阳,补泻有余不足,相倾移也。
黄帝曰:刺节言振埃,夫子乃言刺外经,去阳病,余不知其所谓也。愿卒闻之。
岐伯曰:振埃者,阳气大逆,上满于胸中,愤瞋..........
志·艺文志
汉书
《黄帝内经》十八卷。
《外经》三十七卷。
《扁鹊内径》九卷。
《外经》十二卷。
《白氏内经》三十八卷。
《外经》三十六卷。
《旁篇》二十五卷。
右医经七家,二百一十六..........
志·卷二十七
旧唐书
《黄帝明堂经》三卷
《黄帝针灸经》十二卷
《明堂图》三卷 秦承祖撰。
《龙衔素针经并孔穴虾蟆图》三卷
《黄帝素问》八卷
《黄帝内经明堂》十三卷
《黄帝杂注针经》一卷
《黄帝十二经脉明堂五藏图》一卷
《黄帝十二经明堂偃侧人图》十二卷
《黄帝针经》十卷
《黄帝明堂》三卷 ......
志·卷四十九
新唐书
《徐叔向针灸要钞》一卷
《黄帝明堂》三卷
杨玄注《黄帝明堂经》三卷
曹氏《黄帝十二经明堂偃侧人图》十二卷
秦承祖《明堂图》三卷
《明堂孔穴》五卷
秦越人《黄帝八十一难经..........
志·卷一百五十八
宋史
《黄老中道君洞房内经》一卷
《黄老神临药经》一卷
《太清真人络命诀》一卷
《太上老君血脉论》一卷
《灵宝服食五芝精》一卷
《黄帝内经灵枢略》一卷
《黄帝九鼎神丹经诀》十卷
《黄帝内丹诀》一卷
《太极真人风鸣炉火经》一卷
《紫微帝君王经宝诀》一卷
《太上老君服气胎息诀》一卷
《..........
志·卷一百六十
《鲁史分门属类赋》一卷
《古今通编》八卷
《诸子谈论》三卷
(并不知作者)
右类事类三百七部,一万一千三百九十三卷。
《黄帝内经素问》二十四卷(唐王冰注)
《素问》八卷(隋全元起注)
《黄帝灵枢经》九卷
《黄帝针经》九卷
《黄帝灸经明堂》三卷
《黄帝九虚内经》五卷
扬玄操..........
列传·卷一百九十五
明史